艺术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质量信息 > 艺术报告 > 正文

湖北医药学院2024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来源:教务处      作者:      发表日期:2024-10-31      阅读次数: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持续推进艺术教育,按照《湖北医药学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美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我校2024年度艺术教育工作报告如下: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美育精神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

二、加强医学特色美育课程建设

学校不仅开设了具有医学特色的《药物与美容》、《文学欣赏(含医古文)》、《化妆品的奥秘》、《安宁疗护—见证生命,见证爱》等选修课,同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引进优秀慕课资源。开设了《音乐鉴赏》、《影视创作》、《舞蹈鉴赏》、《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古代名剧鉴赏》、《美术鉴赏》、《穿T恤听古典音乐》、《中国民间艺术的奇妙之旅》、《英语电影赏析》、《朗读艺术入门》、《戏曲鉴赏》、《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影视鉴赏》等十多门线上艺术类选修课,彰显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了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中通过学习和考核,取得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至少取得1学分。2024年,我校毕业生艺术类选修达标率100%。

三、创新第二课堂美育活动

1.以美促真——增强求知的亲和力和愉悦性。探索德育与美育的协同创新,打造“多彩中国”系列大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结合,打造“多彩中国”系列大思政课,以此推动学生思政教育持续改革创新。9月25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推出“多彩中国”系列大思政课之美丽中国篇《守望·中国南水》;11月8日,结合校庆日主题,推出“多彩中国”大思政课青春中国篇《奋斗者永远是年轻》。“多彩中国”系列大思政课一经推出,便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2.以美促善——增强崇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引导青年崇德向善。春季举办学校民族文化节、“春蕾”社团文化节,将民族文化和社团风采进行集中展示,铸牢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大学生艺术与文化素养秋季结合“金秋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新生才艺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大赛、“读懂中国”短视频大赛等赛事,将大学生活的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享受文艺、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内涵。

3.以美促行——增强实践的动员力和群众性。“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生命线,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今年,湖北医药学院开展广泛性、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10余场次,惠及学生及群众达2万余人。 上半年开展草坪音乐节、户外校园文艺汇演活动;六一儿童节期间,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队的老同志们吹着葫芦丝、带着捐赠的电子钢琴和一颗未泯的童心,来到蒿口小学,与同学们渡过一个快乐的六一;暑期,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深入社区开展健康夜市开幕式表演活动,在蒿口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带着孩子们在乡村田间尽情歌唱,采摘树叶制作树叶画,举办共绘美丽乡村绘画展。

四、做好艺术教育保障

独立设置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加大公共艺术课师资引进力度,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艺术教师队伍,结合学校的美育工作特点制定教学评价标准。

建设专业化艺术教室、舞蹈排练室、艺术展演多功能厅等,完善美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所需场地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保障公共艺术教育开展。

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基本构建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衔接、学校美育与家庭美育相互联系具有湖北医药学院特色的现代美育体系。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促进情感与情绪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