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本信息 > 规划计划 > 正文

湖北医药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

来源:发展规划处 作者: 发表日期:2021-10-11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国家和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学校未来五年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根据学校2021~2025年建设发展规划精神,特制定《湖北医药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

一、“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绩

1、一流学科建设有所突破。临床医学2017年首次进入ESI排名前1%学科,2018年临床医学入列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入列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临床医学为主干一级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和护理学为支撑的“现代医药技术学科群”为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目前临床医学保持ESI前1%持续进位并接近全球排名前5‰。在国内第三方学科排名中,我校临床医学国内排名第45,比2017年上升19位,基础医学排名第54位,比2017年前进了30位。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新增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和医学技术4个硕士点,共有8个硕士点(3个学术学位点、5个专业学位点)、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形成了省属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校内一流学科(临床医学等8个硕士授权学科)和校内培育学科三个层次。

2、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快速增长,招生计划从2015年的45人到2020年的396人,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1061人(含留学研究生15人,联合培养研究生316人)。生源结构不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快速提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护理专业学位均通过国家组织的学位点专项评估。研究生实践基地有序拓展,新增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入选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2例;获湖北省第四届“长江学子创新奖”、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联盟研究生临床能力(眼科学)竞赛团队优秀奖、全国首届研究生临床能力(医学影像)竞赛优秀奖;在“我选湖北”2017年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2016级研究生李享获得“创业明星”称号,并获得12万元创业扶持资金。研究生创新成果节节攀升,目前已在统计源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56篇(北大中文核心及SCI收录论文158篇)。

3、科研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承担项目水平提高。获批各类科研项目750项,科研总经费达10570.845万元,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8项(不含2020年),首获国家社科基金2项,承担国家卫健委重大专项子项目4项,获湖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1项;获湖北省科技厅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项;获湖北省创新群体项目3项、省杰出青年人才项目1项和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二是科研成果质量不断拔高。获得省级奖励25项,省奖获批数量连续两年位于地州省属高校前列;新增知识产权(含授权发明专利)263项;发表SCI等三大检索论文923篇,高质量论文数量大幅增长,较十二五时期,IF﹥5的论文由27篇增加至103篇,IF﹥10的论文由3篇增加至17篇,多项科研成果在《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irc Re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联系更加紧密,新冠疫情期间,刘龙博士比较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和宿主ACE2受体的组成和差异,预测SARS-CoV-2的潜在中间宿主,其成果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上发表,南方都市报官方报道,引起国内外学术领域广泛关注;赵鹏飞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湖北省健康扶贫调查报告》获得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4、科研环境显著改善。新增6个省重点研究平台,现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支撑企业建立了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5个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其中武当特色中药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连续两年绩效考核良好,获得科技厅150万元后补助经费支持;依托胚胎干细胞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科技厅重大平台建设项目1项,资助经费200万元。南水北调水源区生物医药研发检测共享平台所有设备进入湖北省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实现网上预约测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服务。与首都医科大学对口协作推进省部共建“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与健康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5、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33项,3项成果获得转化,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3个。选送19人次参与省“三区”人才计划,支撑地方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助推中药材“伏龙山七叶一枝花”获国家地标产品认证,协助“房县虎杖”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协助湖北省三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科技部项目,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虎杖”规模化种植虎杖获批立项,实现了房县乃至十堰市生物医药领域争取国家项目支持“零”的突破。北柴胡成果转化项目入选湖北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育人工匠”刘莹博士、科技服务地方发展的典型事迹入选湖北高校服务地方案例集。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在“十三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但在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特色及标志性成果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在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方面,对高端人才引进缺乏有效路径;部分学科未形成合理的学科骨干学术梯队,后继无人,学术传承不够;对已有的学科带头人培育和激励的措施较少,学术引领动力不足。使得部分学科(例如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儿科学等)发展缓慢,部分学科优势特色慢慢丢失,新的特色尚未形成。二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缺乏培育和协同攻关的布局,使得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成果尚未突破。三是在成果转化方面,对应用性、开发性研究重视不够,导致承接企业项目等服务社会项目较少,落地成果不多。

二、“十四五”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双一流”建设机遇“双一流”建设每5年一个周期,湖北省的“双一流”建设是2018年开始,2023年将进入下一个周期。我校作为首批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强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内涵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提高学科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学科高峰,使更多学科能够跻身一流行列,应该加强学科布局的系统性和前瞻性,适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优势学科方向,加快学科交叉和融合,逐步形成“单学科—跨学科—学科群”的学科建设新模式,使学科建设对接服务地方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确保2023年顺利进入“双一流”建设第二个周期。

研究生教育机遇:一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暴露出医学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短板,急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为此医学类研究生将会适度扩招,我校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会适度扩大。二是习近平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这为我们“十四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面临的挑战

高端人才竞争的挑战:学科的竞争,其本质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我校限于区位劣势、影响力小及无博士授权资格等,国家级人才引进和使用方面一直没有突破。因此,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聚集一批高端人才,突破发展的瓶颈。

学校“升大”的挑战:建设湖北医药大学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目标,省教育厅支持我校“升大”,但目前我们在关键核心指标条件上还存在差距,主要是缺乏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等。因此,我们的科技工作要抓紧谋划,重点突破,为“升大”提供有力的支撑,早日实现“升大”的目标。

学校“升博”的挑战:“十三五”期间我校为湖北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但目前我校在学科团队及水平上还存在差距,主要是缺乏一批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学科带头人队伍,缺乏承担国家或企业重大课题的学术团队,学术实力及国内外影响力需要快速提高。因此,我们的人才和科技工作需要围绕发展的需要,定点突破,为“升博”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日实现“升博”的目标。

三、“十四五”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与建设举措

(一)指导思想

落实“双一流”战略和全国研究教育大会精神要求,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立足“创新”和“需要”,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突破;以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产生和服务行业及地方能力显著增强为目标,以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为抓手,构建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实现“升大”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建设目标

根据建设省属一流湖北医药大学目标要求,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突出重点,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炼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学科特色;推进学科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学科建设各项指标达到“升大”和“升博”的基本要求,支撑学校核心实力的提升。

(三)主要任务

1、学科学位

强化临床医学一流学科的地位,确保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前1%地位,争取在2025年达到ESI前5‰;培育2个ESI潜力学科,争取有一个学科在2025年接近ESI排名前1%学科。争取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条件,并争取在第五、六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好成绩;新增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公共管理、应用心理、生物医药专业学位硕士点和生物学、药学学术学位硕士点建设上有所突破;确保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三个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及基础医学(1001)、临床医学(1002)、临床医学(1051)、护理(105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合格评估一次性通过。

建强优势学科(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建优传统学科(护理学、药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生物学),建好交叉学科(促进医学与管理学、理学、工学的学科交叉创新),创建新兴学科(紧跟国家和地方战略发展需要,在环境医学 、智能医学工程、医学大数据等领域探索,组建2-3支相关的学科团队),建设1-3个省、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强与医学教育融合,促进医学人文学科发展。建成国内一流学科、省属一流学科、校内一流学科和校内培育学科四个层次;优势学科、传统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四个领域的差异化建设格局。到2025年形成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四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2、人才培养

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不断优化学硕和专硕结构比例,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继续开拓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争取在2025年在校研究生达到1500人,其中联合培养博士生达到10人。学硕和专硕比例趋向合理,研究生培养对学科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对地方医疗卫生行业的支撑更为有力。

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做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推动研究生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争取实现国家学位论文抽评通过率90%以上;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应届生升学考博等高质量就业率逐年提升,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撰写案例入选国家各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等反映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标志性成果逐年增加,发明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上有所突破;更多的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做报告;拓展研究生创新基地(研究生工作站)达到20个以上。支持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专科医师培养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专科。

3、学科队伍

形成一批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团队。争取到2025年,各主干一级学科带头人或学位点负责人为国家级人才或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在相关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国际或国家级某一领域分会担当常委以上、或省级专业委员会事主委以上),在其他高校担任博士生指导老师等。各博士点立项建设学位点二级学科带头人为省级人才或具有宽阔学术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在省级专业学会任理事或委员等。3-5个学科团队为省级以上团队,并争取国家级团队的突破。各学科团队学科骨干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职称结构更趋合理。研究生导师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学习经历,学术学位导师博士化。

4、科学研究

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学科建成3-5个研究高地以支持学科高峰建设,在至少20个研究方向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新增国家级项目不低于80项,年均科研经费不少于4000万元。新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力争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取得突破,包括新增知识产权(指授权发明专利)数5项,中科院2区及以上的论文不少于100篇,1区及以上的论文不少于30篇,高被引论文不少于20篇,CSCD期刊论文不少于300篇,争取横向合作课题40项,10项科技成果获得转化。争取新增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个。

(四)主要举措

1、优化学科布局,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

明确“建强优势学科,建优传统学科,建好交叉学科,创建新兴学科”的思路,以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生态群落。以博士点立项建设和硕士点评估为抓手,对优势学科全面加以保障与推进;对还未能进入同类学科前列的传统学科重点建设使其向一流迈进;对目前形成的交叉学科大力支持促进集成与创新;对一些目前实力不强的新兴学科等根据学校整体布局进行适当优化,以项目形式支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战略性新兴学科布局工作,努力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即做到,一是扶优扶强扶特,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二是优化学科结构,大幅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谋划布局前沿交叉学科,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坚持服务湖北,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以学位点建设为抓手,通过学位点的建设与培育,实现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四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重点建设二十个优势学科方向。围绕博士点建设,重点加强基础医学的5个二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10个二级学科方向,医学技术等5个学科方向的建设。促进医学与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设立交叉研究平台、设立交叉研究课题、交叉培养研究生等举措,支持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建设临床诊疗、基础医学、药学高度融合,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科学等交叉融合的学科团队,强化医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聚焦人才培养,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首要标准。因此,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掘研究生的创新潜能。通过实施“四大计划”(导师组计划、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学位论文双盲评审计划、优秀学位论文和优秀研究生的双优计划)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通过实施“四个加强”(加强导师培训、加导师考核、加强导师激励、加强导师支持)提升导师队伍水平;通过实施“三大支持”(支持拓展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持专项经费投入、支持专项平台建设)强化研究生教育的条件保障;实施“研究生海外游学计划”、“国内外学术交流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出台政策鼓励研究生开展专利申报、病例讨论及发表高水平成果;支持研究生参加技能大赛,提高带教导师的培养积极性,鼓励研究生外出参加各类技能比赛等,全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广受社会好评。

3、实施学科人才工程,高标准建设学科团队

(1)创新引人用人机制,灵活高端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补齐杰出人才短板:结合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建设好生物发展院吸引学科高端人才;以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培育学术梯队。(2)大力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补齐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各研究方向的教授利用国内外会议,主动发现青年人才,邀请访问,合作研究,着力引进青年才俊,夯实青年创新人才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注重以国家实施“青年千人计划”为契机,重点引进已在相关学科崭露头角,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3)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助推存量人才的跨越式提升。通过科研启动金、选派出国访学、组建国际化合作研究团队等,帮助技术骨干、青年人才、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等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快速成长为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国内、国际知名的技术专家、学术名家和领军人才。总之,要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在人才管理、资源配置、评价激励等方面形成更科学的制度规范,优化现有体制机制,创新多种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方法,多渠道引才聚才,努力创建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硬件服务体系。

4、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扩大学术成果影响

设立三大(大成果大项目大平台)突破专项奖。一是多学科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实现大成果的突破,学校设立国家科技奖突破专项奖励,给予国家科技奖团队额外奖励50万元,根据成果贡献大小予以分配。二是鼓励学科带头人申报国家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实质参与(参与单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学科项目的大突破,学校设立大项目配套专项奖励,即在原有奖励的基础上给予项目团队加倍配套与奖励。三是围绕人类胚胎与生殖工程,武当道地中药转化研究和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与健康研究三个研究平台或方向进行重点建设,确保取得国家级实验室或中心(基地)突破。学校设立国家级研究平台突破专项奖励,给予项目(负责人)团队100万元的专项配套奖励。

做好科研方向凝练和布局,重点支持二十个特色方向研究。即(1)南水北调水源区环境与健康;(2)武当道地中药开发与疾病治疗研究;(3)智能医学;(4)医学大数据;(5)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6)干细胞与自主神经及代谢性疾病关联研究;(7)血管生物力学与心脏疾病研究;(8)药用多肽与纳米药物转化研究;(9)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10)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1)肿瘤耙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2)器官移植与修复治疗研究;(13)生殖遗传与优生优育;(14)围术期重要脏器损伤保护;(15)运动障碍诊断及康复治疗;(16)儿童感染及先心病治疗;(17)纳米探针及影像诊断标准研究;(18)人兽共患病防治研究;(19)营养与健康;(20)疾病早期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等研究方向。着力于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与健康的关联研究,为健康环境与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产业提供区域性特色疾病预防方案;着力于新冠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研究,开发适用于临床检测技术或治疗方法;着力于武当特色中药研究和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新药;着力于重大疾病研究,为“健康中国”提供支撑。

5、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十堰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与健康、道教道医文化传承为突破口,主动与地方和企业联系对接,组建跨学科联合研究中心或学科团队集中攻关解决企业关键问题。共建人才(研究生教育)基地等措施,广泛开展科研合作,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进行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好“智囊团”。增强科研团队、学术骨干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意识,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四、“十四五”学科建设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完善组织管理架构。成立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学科建设工作。健全校、院(一级学科 )、系(二级学科点)三级管理体制。各学院、各学科针对学科特色和短板制定规划、组织实施。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加强领导,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工作小组成员协同联动,为建设工作高质量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和健全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评价办法等,加快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营造人才愿意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为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经费保障

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多渠道争取资金,强化项目预算管理和过程管理,用好资金,突出绩效。形成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协同推进的经费保障体系。

(四)条件保障

把促进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发挥平台在学科特色、人才和成果培育中的作用,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在现有生物医药研究院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建设特色学科平台、交叉学科平台,以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特色学科发展提供条件支撑。